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臺灣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中,第六條第四點:「從事國家規定的職業(技術工種),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具有相應的資格證明。」
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勞動保障合同」制度,中國將進行全國用人單位檢查,針對未按規定實施「勞動保障合同」與「無證上崗」等違反規定事項進行重點查核。
代表涵義:
1. 凡未持有相對應的技術工種證,用工單位及求職人事都需接受行政處法,並可連續處罰。
2. 中國證照就相當於「工作證」,外籍人士來台工作,需要「工作證」;到中國工作也是需要「工作證」,等同於中國所說的「上崗證」,沒有工作證即是違法工作。
3. 中國證照代表「國際化專業」,代表有「資格」與「能力」從事專業性工作。
除了專業人士應該擁有專業證照,證照也能讓不同領域中的人,突顯另一層專業度!
舉例來說,A廚師與B廚師皆擁有專業的廚師證照,而B廚師除了廚師證照外,還持有營養師證照,相較下來B廚師比A廚師更多了職場上的競爭力與優勢。
monic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法律法規
《勞動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條規定:"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準,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過政府批准的考核鑒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
《職業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條明確指出:"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同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標準相適應,實行學歷文憑、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是2000年3月2日勞動保障部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部令第6號頒佈的,共12條。
它是為了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者就業,加強就業管理和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而制定頒佈的。規定國家實行先培訓後上崗制度。
同時規定了從事技術複雜以及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90個職業的人員,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另外對職業介紹機構和用人單位介紹和招用上述人員也做規定和要求,以及違反相關規定的處罰。
monic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醫療夢又往前邁進一大步,因為他在大陸廈門的長庚醫院終於步上軌道,開始試營運。為什麼會這麼受矚目?因為這是台商在大陸投資最大的醫院,裡面還包含養生村和學校,目前光是醫護人員就有300多人,但還是很缺人手,讓不少台灣醫生趕去支援。
「董事長好!」員工熱情歡呼,讓王永慶相當開心,前年他透過小三通到對岸廈門,就為了視察長庚在大陸的第一家醫院,只是什麼時候開幕?總是未知數。
在2005年動工的廈門長庚,原本去年10月就要正式營運,但卻一直延到今年才開始看診,而真正開幕可能還要等到4、5月。光是證照就得拿80多張,因為廈門長庚佔地70公頃,3000張病床,裡面還設養生村和學校,投資金額高達52億,是台商在大陸規模最大的醫院。
網站上打著緊急召募,試營運的廈門長庚就算擁有100多位醫生,還是不夠用。記者問:「考慮從台灣這邊召募一些醫生,或醫護人員過去嗎?」一位廈門長庚員工說:「應該目前沒有,我們現在只有部分短期支援的人員過去。」
其實到大陸開醫院,長庚不是第一個,早在2002年,日月光就在上海成立健檢診所,旺旺的長沙醫院也在前年啟用,秀傳醫院則在寧波發展,未來福特六和、寶成和明基電通投資的醫院都在籌備,就為了搶食每年2兆元的商機。
現在廈門長庚走出第一步,強調不收紅包,要把台灣文化帶到對岸,奏不奏效?其他企業都拭目以待。
﹝貼心叮嚀﹞
monic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從事藍領工作者,多半是職校、專科生,但許多高職、專科現在都已轉型為技術學院,讓傳統上認知的許多「藍領」工作,如:美容師、美髮師等,逐漸轉型為知識型的技術工作,也就是所謂的「灰領工作」。這類工作的特質是整合個人的技術與知識,並提供客戶更專業的諮詢以及服務。
這樣的趨勢在美容相關產業最為明顯,例如化妝品專櫃小姐,現改稱為「美容諮詢顧問」、「彩妝師」,以前所稱的「理髮師」也已紛紛正名為「美髮師」、「髮型設計師」、「造型設計師」、「形象設計師」等...。而灰領階級的薪資結構一般來說會與績效高度連結!
職場上「證照時代」來臨,證照導向、優先面試,上班族擁有證照,等於擁有個人專業力與競爭力的象徵。在選擇報考證照時,除了考量證照的價值外,也要考慮結合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
monic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進中國,行銷、管理人才最搶手!
近年,中國大陸GDP(國內生產毛額)每年均以兩位數成長,帶動內需市場蓬勃發展,中國現在已經從「中國製造」朝「中國創造」邁進,大陸本土企業紛紛自創品牌。
趨勢轉變給台商帶來很大壓力,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董事長陳明璋說,台商現階段的挑戰是,在大陸做外銷已經面臨瓶頸,目前正積極轉型內銷,急需大量內銷人才。
近來忙著與中大型陸資企業開會的104人力銀行大陸獵才總監黃至堯則透露,大陸本土企業打算在內銷市場裡自創品牌,積極拓點展店,從店長、區主任到督導層級以上,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中階以下用當地人即可,但是談到品牌經營與策略操作,擁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台灣人才仍受青睞。
針對大陸現階段對台灣中高階管理人才與專業人才的需求,六大類搶手的職缺:
1. 金融產業:理財專員、風險管理人才
2. 內需產業:急需業務及行銷人員
3. 人資產業:仰賴台灣HR人員建立制度
4. 高科技產業:質化發展、重視專業經驗
5. 醫療產業:需要醫療管理階層
6. 財務會計:台商還是傾向用自己人
monic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